全国婚纱影楼招聘专业网站!全影人才网 hr.7192.com
我的一组作品“Magic of New Zealand”在Australian Photography Magazine举办的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18摄影比赛中获得年度风光摄影师第一名,详情请点击此处。
这四张作品拍摄于2017年冬季新西兰南岛行摄途中,新西兰被称为长白云之乡,这片被上帝眷顾的净土是旅行者趋之若鹜的圣地。南岛地貌丰富,岛上雪山,冰川,湖泊,森林,海岸线各具特色。
也正是因为题材多样,策划时既要考虑海景拍摄的适宜潮汐情况,又要兼顾山区多变的天气。风光摄影看天吃饭,南岛之行没有提前预定住宿,整个行程跟着潮汐和天气情况随机应变。
前期策划时共做出了四套不同的线路,以应对不同的情况。也正是由于前期周密的计划,整个行程中只遇到一个光板天。
南岛行摄线路计划
今年四月的新西兰深度摄影团,我也会带领团员深入这些机位再创作。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交通、拍摄构思、参数设置以及后期思路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这四张照片的创作过程。(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尽述每张照片后期的详细步骤,只能阐述思路)
《雪世界》
地理位置:
新西兰南岛山脉由北部亚瑟通道Arthur’s Pass, 中部库克山脉Mount Cook,南部灵志山脉Mount Aspiring到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组成。
这张照片拍摄于新西兰最高峰,位于南岛中西部的库克山(Mount Cook), 有“新西兰屋脊”之称,被称为“南半球的阿尔卑斯山”。 屹立在群峰之巅的库克山顶峰终年被冰雪覆盖,两侧为库克(Hooker)冰川(西)和塔斯曼(Tasman)冰川(东)。
交通:
从皇后镇(Queenstown)出发前往库克山地区,全程约260公里,车程约3小时,而从基督城(Christchurch)出发会远些,大约4小时车程。
库克谷步道是最著名的库克山国家公园徒步线路,长9公里,来回约需3-4小时。沿途有库克山峰和周围群峰美景相伴,接近穆勒冰河(Mueller Glacier)时还可欣赏高山与冰瀑的壮观景象,途中会经过两个吊桥。
到第一个吊桥约1.5小时往返,到第二个吊桥约2小时往返,到库克湖(Hooker Lake)需要3个多小时往返。
前期构思:
山景的传统拍摄方法是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而现在更流行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大场景,这种表现方式前景的选取至关重要。
正值冬季,湖面结冰并被冰雪覆盖,我在湖边寻寻觅觅,发现了一片雪地的纹理可以做为前景的引导线,利用超广角镜头的夸张畸变增加照片冲击力,将主体雪山置于九宫格的左上交点处。
拍摄时光线是侧光,日落的余晖刚好打在山峰,由于云遮挡了部分光线,现场的光比并不是很大,照片单张拍摄。
拍摄参数:
ISO200/F16/1/60S
后期思路:
日落时天空只有淡淡红云,用Nik插件中Color Efex的天光镜(Skylight)加强暖色调。
前景雪堆处在山的阴影之下,所以呈现冷色调,蓝色也更能突出雪世界的冰冷感,保留原有的蓝调,整个画面呈现冷暖对比。
用Burn & Dodge工具适当加强雪地的纹理。
《风雨欲来》
地理位置:
位于南岛北部的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这个国家公园内如果不攀登雪山,好像只有这一个栈桥可以拍,我尚未发现其它值得拍摄的景观。因为距其它拍摄地路程较远,如果只是专程去拍这一个栈桥,并不是很值得。南岛皇后镇和魔界小镇Glenorchy也都有类似的栈桥可以拍。
距基督城约4.5小时车程,而皇后镇需要大约10小时,所以不建议从皇后镇直接北上。
前期构思:
拍风光人人都希望红云满天,但是如果遇到这种天气,其实也可以拍摄出氛围不一样的画面。黎明前的天际乌云翻滚,充满愀然空灵催天雨的意蕴,为了表现风雨欲来的感觉,曝光有意欠曝约半档。构图将地平线置于画面1/3处,采用左右对称构图形式。15秒的慢快门速度雾化水面,起到了简化画面的作用。
拍摄参数:
ISO50/F16/15S
后期处理:
借鉴时下流行的黑暗系风格,用照片滤镜中的蓝色滤镜统一整体色调,并通过加强天空的细节和层次感,表现暴风雨将至的阴郁氛围。
这张照片的后期修图操作请参看我的新书《追光之路》,附有每一步骤的截图和调整参数,并随书赠送RAW格式原图,以方便大家下载练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跳转购买链接。
《云迷雾锁》
地理位置:
塔斯曼海(Tasman Sea)东部峡湾,亦称米佛峡湾(Milford Sound),是位于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国家公园内的一处冰河地形,是峡湾国家公园最著名的峡湾。河流向内陆延伸22公里,峡湾内群山合围,峭壁万仞,飞瀑流泉,景色美轮美奂,不禁令人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英国作家吉普林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交通:
从皇后镇出发到峡湾,车程一般在4小时左右。 途经美丽的新西兰第三大湖蒂阿瑙湖(Lake Te Anau),南岛最美公路米尔福德公路(Milford Road)和著名的镜湖(Mirror Lake)。自驾途中,可以在蒂阿瑙稍作休息。皇后镇到蒂阿瑙,车程约2小时; 蒂阿瑙到米尔福德峡湾不到2小时。
我们的行程是在皇后镇附近拍完日出,回住处吃早餐退房,中途在蒂阿瑙吃中饭稍作休整,下午到达米佛峡湾。
米佛峡湾天气多变,据说一年中超过一半以上时间都是雨天,从皇后镇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刚开上Milford Road没多久就遭遇天气突变,突降大雪。
幸好预留了充足时间,刚过山中隧道不到五分钟, 因风雪关系隧道封闭,差点要原路折返。到达Milford Sound后转为小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令峡湾充满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的意境。
特别注意事项:
由于米佛峡湾的多雨气候,岸边的石头非常湿滑,走在上面一步三滑,一不留神就会跌倒。建议穿上防滑冰爪,可以增强行走的稳定性。
前期构思:
Milford Sound有很多经典构图,但是我希望能拍摄出不一样的视角,冒着小雨在湿滑的碎石上走了很久,发现一棵倒在水边的枯树干令我灵光乍现,用树枝包围住远山,框架构图增加了趣味性和看点,同时令主体更突出。
很多人问我照片是不是景深合成,其实这张照片是一张拍摄。枯树的树干巨大,所以并不需要很近距离拍摄。超广角镜头的小光圈拍摄完全可以令前景和远景全部在景深范围内。
拍摄参数:
ISO400/F11/0.05S
后期处理:
拍摄时是阴天,保留了原片中阴郁的蓝调。
为了突出枯树的纹理令照片更有质感,用Nik插件中的细节提取滤镜加强树干的细节。
用图章工具去除水中杂物
适当提亮画面中心的山景和树枝,使主体更突出。
处理为黑白和彩色两个版本,大家喜欢哪一个呢?
《海星家园》
地理位置:
西海岸是新西兰一个大区,格雷茅斯(Greymouth)是这里的重镇。一般来西海岸,都会住在Greymouth。由于生态问题,海星的数量近年减少了很多,岸边的礁石上已寻不到海星的踪影,只有在靠海的礁石上还能看到海星。
交通:
距基督城约3.5小时车程,距皇后镇约7小时车程
特别注意事项:
西海岸各个水边要防沙蝇,尤其是夏季,就算我在冬季造访穿着长衫长裤也未能幸免。介绍一个我自己的防护方法,用保鲜膜在腿上包上一层,即可保暖又可适当防沙蝇,亲测有效。
前期构思:
拍摄前已做好功课,知道太阳会在海中的巨石间落下,由于是正逆光,光比较大,所以采用包围曝光两张拍摄。
Sony相机的宽容度比较好,有时包围曝光的张数我会看需要拍摄,不一定是传统的三张。这是我的个人习惯,仅供参考。如果没有把握,建议拍摄三张会更为保险。
这张照片的拍摄采用海景摄影中的核心技术,俗称拉丝,用0.5秒的快门速度捕捉水流动态。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用长曝光雾化水面?我的构思是现场彩霞纷飞的日落光线和氛围更适合拉丝,第二天的拍摄中(下图)我用30秒的长曝光雾化海面,平静的水面与蓝调时分的光色更为契合。这只是我个人的喜好和构思,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拍摄参数:
ISO100/F19/0.5S &ISO320/F19/2S
后期处理:
凡是画面中有动态元素,比如这张照片中的海浪,不建议用Adobe Camera Raw自带的HDR合成,它对动态元素处理得不好,用亮度蒙版在Photoshop手动合成会更精细自然。后期处理中适当加强暖色调渲染日落氛围。
除了上面的组图,新西兰南岛还有大圆石、 魔界小镇、Fox冰川、Nugget Point灯塔、瓦纳卡小镇也都是美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