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婚纱影楼招聘专业网站!全影人才网 hr.7192.com
中国艺术的审美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道家强调虚静无为,静为噪君。哲学家讲的静,不是静止的静,更多的是指心灵的宁静、平和,甚至是无欲无求。对摄影来讲,怎样更容易表现“静”呢?一方面色彩成分要尽量少,不需要纷杂的色彩,这也是摄影的减法之一。构图留白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谓宁静致远,这个远不是距离上的遥远,是让人想象的更广更远,这是个心理概念。
是什么造就了伦勃朗绘画中神秘气氛的推动?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某种隐视?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光暗。换言之,伦勃朗的光暗和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作家的光暗是含着绝然不同的作用的。
他对着镜子,观察由破产,忧愁,和过早的衰老的面部,但表情显得十分的威严,未免要看穿了整个世界般。(17世纪巴洛克绘画)
香气和审美有什么关系呢?意境是一种拟人化的存在,类似于修辞学中的通感,画面的美不是普通的美,是代表着某种美好品性的美,这是意境很重要的一点,对于摄影来讲,拍摄一个对象,比如梅花,首先要理解梅花在中国审美中的人格意义,所有的拍摄的目的,包括构图、用光、用色以及后期都要围绕着这个人格意义,比如表达梅花的孤独,可以在构图上选取单枝梅花,同时形态要能表现出梅花的倔强等等。
很多画家都喜欢画残荷和枯枝,这些意象都是和残缺相关。西方也有残缺之美,比如维纳斯的断臂。残缺之美在中国审美里尤为多见,可能是感慨生命之轮回,残花之美在于与鲜花强烈之对比。残缺的目的不是为了残缺而残缺,是为了歌颂生命,歌颂轮回,歌颂自我牺牲,这是另一种境界了。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近两年不少朋友跟我交流,说自己拍的照片,无论构图、用光还有色彩搭配都很不错,但就是缺少感觉。于是就想写一篇关于意境的文章,希望能结合摄影做个简单的阐述。我的摄影水平太难诠释中国审美的博大与高级,所以这些照片实在配不上中国的意境之美,但鉴于版权,只好硬着头皮放上来了,期待后续能拍出更多真正有意境的照片,在此共勉。
空灵是中国审美里极为独特的存在,好像西方画没有这个概念。这又得说到道教文化,道家认为“无”生万物,“空”的作用比“实”更大,国画中的留白,其实就是一种“空”,空而通,则灵气必现,空灵注重言外之意、画外之韵。对摄影来讲,留白是表现空灵之气的手法之一,虚实也是。
孤独和冷寂有点接近。人生而孤独,而且清高的灵魂总是卓尔不群。摄影中能表现孤独的手法也不少,但不是一种方法就能表现,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少和孤的意象,搭配极简的构图,也可以通过喧嚣来衬托孤独等等。
“中国画的神,不仅在画的生动,如活的一样,还要传达出一种境界、一种诗味、一种淡淡的寂寞、一种平静中的哀愁。”
7、残缺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画强调的是人格化,画作不仅物的形态的体现,更是心灵、心境的映射。我有孤心明月,则画面清净神明;我有淡泊明志,则画面空灵幽远。
我们经常在欣赏一幅画或者摄影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评价:“哇,好有意境”,“好有感觉”。“感觉”这个词,其实就是符合中国审美的一种高深的意境。那何谓“意境”呢?今天就结合一些摄影中的感悟,给大家聊聊“意境”这个词。
6、空灵
中国传统审美里,诗画同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比如对于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很多画的境界是能表现出花的香味,一幅好的梅花图,看画的人似乎能闻出梅花的香味,而且这种香味是暗香,是含蓄的表达,而不是香水般的味道,这就是诗和画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意境,在诗和画中是相通的。
含蓄是中国文化里最具特色的吧,我们总是很委婉,不喜欢直白,我们看苏州园林,一进门,要么设置屏风、假山,要么曲径通幽,总之不会让你一览无余,这就是含蓄之美。我们喜欢雾里看花,我们喜欢虚无缥缈,我们喜欢朦朦胧胧。含蓄让人捉摸不透、让人想入非非,从而达到深度审美的目的。摄影中表现含蓄朦胧的方式很多很多,前后景虚化、多重曝光等等。
4、冷寂
寂就是寒冷寂寥,我们老说什么什么很“高冷”,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的人很冷寂,境界很高的人也很冷寂。中国画的主色调其实也很冷色调的,水墨画本身就是冷色调的,这和西方画的暖色调大不相同。对于摄影来讲,表达意境,冷的基调总会更接近意境,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冷色,即使有暖色,也是为冷色服务的,或者说是衬托冷色的。
中国文化就是和谐的文化。和谐之美不仅让读者心理平衡、舒服,也可以是表现意境的好手段。西方人的黄金分割点是一种和谐之美,这更多的从构图上的和谐,画面的均衡性才是心理上的和谐,而归于自然、天人合一才是灵魂上的和谐之美。对于摄影来讲,均衡对和谐之意境作用很大。
每个中国文人心中都有一片后花园,有人归隐田园,如陶渊明,有人归隐湖泊,比如范蠡的渔隐,还有人归隐闹市,比如苏州私家园林。归隐是最后的精神避难所,归隐是最后的精神家园。梅兰竹菊是归隐,一叶扁舟也是归隐。对于摄影来说,选取这些代表归隐的意象,本身就是在表现这种意境。
5、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