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摄滤镜的作用与近摄环相似,就是一个放在滤镜位置,即直接加在镜头前端,一个放在了镜头之后。加了近摄滤镜,缩短了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但镜头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对焦。由于近摄滤镜设计比较简单,对光学质素影响较大,光学质素会随着镜片的好坏有一些差别。
近摄滤镜
近摄环是拍摄微距一个较便宜的选择。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镜头和焦平面的距离拉开,制造放大的效果。不同厚度的近摄环会产生不同的放大效果,通常情况下,近摄环都以一组三个的方式出售。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近摄环后,由于入光的途径变了,进光量会下降,因此在拍摄时需要补偿曝光,快门会变慢,配上三脚架更能保证画面质量。
前几日,与同事聊天时谈到买相机的问题,其实说实话,虽然我身为一名影像频道的编辑,但还真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早些年上学那会虽也玩过一段时间亲戚家的单反,但毕竟那会只是课余的爱好。而刚进入这个行业也只是对拍照感兴趣(还没上升到“
摄影”如此高大上的境界),并不是因为对器材多么的发烧,反倒是现在因为工作的关系平常各种新款相机一个接一个,光这些就已经占据了每个礼拜大部分时间。“喂,好意思么?身为一名与影像相关的工作者,居然没有相机?”有时候我也会对自己这样吐槽,所以,打算在今年把买相机提上日程,倒不是说真因为工作的关系(其实这工作最不缺的就是相机了),而是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慢慢体会到摄影带给我的乐趣,于是才有买相机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聊天中同事问了我一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问的问题,你是准备买单反还是微单?而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了“肯定买微单啊”。这倒让同事有点诧异,因为他从小摸着胶片机长大,而后从尼康单反转到佳能,现在又走上了双修之路,不过毕竟他也是一名较资深的老编辑了,对于市场以及器材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诧异之后也对我的选择表示了认同。虽然我之前也写过关于入门选单反、选什么单反之类的文章,但说实话我真的只对微单感兴趣。
为什么选择微单不选单反?————————————————— 先不管大家认不认同,我觉得有不少玩单反的玩家或者器材控眼中,不说像个单反的卫道士吧,但对微单总有着一种不屑的情绪,认为只有用单反才叫做真正的玩摄影,微单终究只是业余人士手中的玩具而已。然而作为编辑我所知道的事实是,
虽然都在说单反越来越亲民、越来越普及,但其实单反相机,特别是入门单反的市场份额正快速萎缩,反而是微单在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当然这只是从市场趋势来看,而作为我个人为什么要选择微单不选单反,其实很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没有单反情节。身边很多人买单反可能出于面子原因,觉得单反看起来很专业很高大上,觉得niubility,随便拍几张能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拜托,谁说微单不可以,但不够唬人倒是真的)。但在得瑟完一段时间后又嫌太沉太大,挂脖子上觉得脖子酸、塞包里又觉着麻烦,最后索性每次出门又回到了用手机拍照的欢乐,花大价钱买来的单反只好沦落到在家里角落落灰的下场,或许某天朋友出去旅游找你借相机才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我又不是专业摄影师。虽然我工作跟相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可不是什么摄影师,拍照仅仅只是相比于看电影、听歌来说让我更感兴趣的一件事,只是想用比手机、卡片机更好的设备拍摄更好的照片而已。反正我也不会被派到伊拉克,也不去肯尼亚大草原跟狮子较劲(当然,有机会去就再说哈。),总之平常生活我觉得微单就够了。
微单比单反小,外形风格更多样 最后,摩羯座外貌协会忠实簇拥着。摩羯座外貌协会这个毛病我自己也真是很无语,每次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或许自己用不着、或者不合适,但或许就仅凭“嗯,这个瓶子的包装纸我喜欢”,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了瓶超级难喝的饮料。所以相机的外形对我来说很重要,而单反这样黑大粗的造型我实在没太大兴趣,反倒是无论奇葩的宾得K-01或者偏复古的富士X系列和奥巴微单我倒是觉得很不错。
你们真的误解微单了!—————————————————— 上面只是我个人的在选相机上的一些看法,不认同的可以尽情吐槽。但话说回来,虽然从第一款微单松下G1面世到如今已经七八年了,但还是很多人对微单存在不少误解,可能是对这类型的相机不了解,但也有可能只是偏见。那么,趁着说到买微单这个事了,这次我也就索性跟大家多聊聊关于微单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微单只是玩具,单反才专业 到底怎样才算专业呢,有更多可以调节光圈、快门、ISO感光度、白平衡这些东西拍摄参数的转盘或按键?这些其实大部分微单也都有,金属机身、防水防尘?额,碰巧这样的微单也有好几款。坦白说,目前微单的确没有像佳能1DX(点击查看)、尼康D4S(点击查看)这样的顶级专业机型,但就算是单反也有入门到中级再到高端的不同定位,像索尼A7系列(点击查看)以及奥林巴斯E-M1(点击查看)、富士X-T1(点击查看)其实相对于大多数单反来说已经够专业了,更何况买了单反Auto自动档一路用到底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与其说微单是玩具倒不如问问自己就算是单反你真的会用吗。
误区二:单反画质要比微单好 关于这个,我实在没什么好说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不会还固执的认为单反=高画质吧。先不说目前微单市场主流的APS-C画幅机型,即使是更小尺寸的M4/3系统,相较于5000元以内的单反来说,画质基本上没什么差,ISO 1600内可用绝对是妥妥的。再说,现在全画幅微单市面上也有了,如果再拿画质说事就真的不应该了。
如果光看照片你会认为这是单反还是微单拍的呢?(富士微单拍摄) 误区三:单反要比微单对焦快 如果拿顶级单反与微单比的话,这个我承认单反要比微单快很多,但如果只是普通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器材,现在微单的对焦速度并不慢。在前几年除了M4/3系统外,大多数人对微单的印象是大小合适,画质也不错,但就是对焦慢,这倒也没错,但随着这几年微单对焦技术快速发展,大多数微单都使用了相位+对比检测的混合式对焦系统,最新的三星NX1对焦点甚至达到了205点。而目前价位差不多佳能700D和索尼A6000,在使用后我认为A6000就要比700D快,而且随着感光元件工艺和对焦系统的提升,微单的暗部对焦效果早就超过入门和中端单反了。
索尼A6000具备179个对焦点 三星NX1具备205个对焦点 误区四:微单镜头太少不够用 实话说单反镜头群确实要比微单多,但除了专业摄影师外,你真的需要这么多镜头吗?我觉得镜头这种东西,每个人喜欢和常用的也就是那几个焦段,而这些焦段的镜头目前各微单厂商基本上也都具备,我看从相机买回来一支套机头用到底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吧。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各大微单厂商都在加大对镜头的开发力度,在未来2-3年内,各品牌微单的镜头群都能达到非常可观的数量。
总结:微单是未来趋势—————————————————— 另外,对于传感器尺寸我倒不是很在乎,所以不存在非得全画幅相机这样的纠结,虽然现在还没决定到底买哪款,但肯定只会是微单。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但微单已经日趋成熟,在画质等很多方面,都已经达到和单反一样的水平。说到底其实微单与单反只是结构不同而已,其成像并无本质区别,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买又大又沉的单反呢?如果大家也准备买相机,不妨可以参考参考我的建议,不过,这仅适用于没有太高专业需求的普通用户(请记住,其实我们才是市场主流)。未来微单肯定会成为未来相机的趋势,虽不能说完全取代单反,但至少干掉入门甚至中端单反是一定的,而最后的市场会是高端单反与微单并存。
外观上的变化是最直观的。新428的脚架环被挪到了镜筒尾部。尽管最大口径一样,但新428的镜筒过渡更自然,不像旧428那样显得突兀。另外由于采用了轻量化技术,新428比旧款轻了整整820g。
将镜头反转
摄影器材近摄环
新428采用的是12组16片光学结构,含2片萤石镜片、2片ED镜片。该镜头基本延续了尼康AF-S 800mm f/5.6E EL ED VR(下称856)设计思路。经过我们考证发现,两款镜头均出自同一位设计师:山下雅史,这也解释了新428与856前9片镜片结构几乎相同的原因。另外参考第No.2013-250292、No.2013-250293号专利还可发现,里面还包含一款600mm f/4 VR镜头。
近摄滤镜
反转接环
有经验的摄影人可以将镜头反过来倒装到机身上。首先要将调焦拨至近距离,操作时只能通过前后移动来观察对焦。标准镜头放大比率会是1:1,而焦距更短的镜头(如35mm或28m等)放大比率会更大。可以买一个反转接环,把镜头倒转接合,与相机相接。
微距摄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摄影摄影技巧方法,拥有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专业摄影师通常会使用微距镜头进行拍摄,但你若只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没有微距镜头的情况下,怎么办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讲几种利用附件拍摄微距的方法,希望能对你的拍摄提供帮助。
近摄环
但是,这类拍摄方式也存在缺点。由于镜头反转的关系,拍出来的照片边缘的画质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