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婚纱影楼招聘专业网站!全影人才网 hr.7192.com
目前,上海的学校已经针对学生开始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学生们表示不难,而且很多家庭的分类都是有学生们亲自完成的。
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宣传读物
对此,上海市民们发放了大量的宣传手册和宣传卡片,可以让市民在家中学习垃圾分类。另外,垃圾厢房附近还有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现场指导垃圾分类,比如吃剩的外卖,里面的菜是湿垃圾,外面的塑料包装盒和盖子是可回收物等等。一些在扔垃圾时候容易犯的错误都可以被志愿者纠正。
所以填埋的方式已经被PASS掉了。现在焚烧和堆肥才是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但是原始的混合垃圾在焚烧和堆肥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非常致命的二噁英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破坏人类免疫系统、改变甲状腺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以及生殖功能,最为敏感的是影响人体发育,导致胎儿畸形。
因此,人们想到了垃圾分类这个方式,来解决垃圾混合在一起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场已经趋近饱和状态
传统的填埋方式已经趋近于饱和,在笔者的上一篇文章中进行过介绍,2018年曾经有报道指出,住建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600多座大型和中型城市中,三分之二已经陷入垃圾围城的状况,并且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存在。而且填埋依靠的是天然降解,我们常见的垃圾的降解速度如何呢:
苹果核等水果的降解速度大约是2周,羊毛衣物的降解速度大约是5年,易拉罐等金属的降解速度大约是200年,塑料制品的降解速度大约是1000年,玻璃制品的降解速度大约是200万年。平均来说,一个垃圾填埋场的天然降解速度大约是300年。
昨天是7月1日,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日子。上海市今天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人次,检查各类单位4216家。今天一共教育劝阻相对人881起,责令现场或者限期整改623起。首张罚单是处罚普陀区的一家奶茶店,因为干垃圾和湿垃圾混装,罚款50元。上海人的苦日子正式到来了?垃圾分类到底有何意义?
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的矛盾
7月1日,在执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拒绝配合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个人和商家都被处以罚款和责令改正的书面通知。当然大部分老百姓和商家都是积极配合执法者的教育,相应的,执法者也没有进行处罚,只是口头上的批评教育。还是上面说的,执法者并不是为了罚款而处罚,实际上是为了教育和宣传垃圾分类。
有害垃圾也会经过特殊步骤进行处理。
还是拿不准垃圾分类,可以搜索小程序来答疑解惑
另外根据央视的新闻报道指出,垃圾分类的小程序已经上线,市民们可以实时的进行垃圾分类的查询,解答疑惑。
2、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的矛盾
目前垃圾分类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上海市7月1日强制执行垃圾分类,而根据报道指出,未来45城都要实施垃圾分类,应该很快就会展开这项宏伟的计划。目前来说,老百姓对于垃圾分类的普及知识并不够广,因此执法过程就是宣传教育的过程。
志愿者在首日也帮忙宣传和教育老百姓遵守垃圾分类要求
在执法者无法全面顾及到的一些小区,志愿者们也起到了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他们会针对监控录像和其他信息,找到没有按要求分类之后扔垃圾的居民,上门进行宣传和教育。不过这一点也能够看到上海市民的素质,大家还是很积极的配合教育和垃圾分类工作,并保证以后会严格遵守垃圾分类的要求。
垃圾分类的长期意义就是保护环境
这就是上海市强制实行垃圾分类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意义。短期是为了废物利用,减少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长期就是保护环境。
另外,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的介绍,为了达到上海原生垃圾0填埋的目标,上海还将加快垃圾末端分类处置能力建设。
目前上海还有1000多吨的缺口,现在还有过渡性的填埋,为了实现0填埋的目标,上海也在评估垃圾分类后处理的设施总体上的规模和能力,同时也在加快推进这些设施的建设。
首张罚单
7月1日,上海松江区城管队员巡查早餐店时发现,有员工将餐巾纸丢进厨余垃圾中。城管队员立即上前劝阻教育,该员工虽口头答应,但在接下来清理垃圾时,依然将干湿垃圾进行混投。队员即刻摄影摄像取证,并开具现场检查笔录。因该店员当场拒绝改正,依据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对其罚款50元。
同时,上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总队在静安寺商圈突击检查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宏安瑞士大酒店、晶品购物中心、越洋广场和芮欧百货这四家单位,全部因分类不到位而被责令改正,宏安瑞士大酒店被城管部门开出《条例》实施后的首张责令改正通知书。
城管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强制分类起步伊始,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条例》的实施也是希望整改前置,以劝导为主,给市民或企业更多改正的机会,而对于坚决不配合及不整改的个人和企业,必将予以重罚。
通过央视记者对上海市民的采访来看,大部分市民都是对垃圾分类持有积极响应的态度,当然也有一些消极态度的市民,不过经过教育之后,也表示会认真对待。
垃圾分类的意义不是让老百姓活的更累
当然不是了,垃圾分类又不是为了折腾老百姓而设立的,垃圾分类真正的意义就是保护环境,让环境恢复到原始的样貌。实际上,保护环境这个现在说起来太空泛,太宽广,对我们现在来说,垃圾分类的意义是为了后期处理垃圾方面可以更环保,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垃圾分类的挑战是什么?
1、民众对分类的概念依旧模糊
首先最难的依然是什么垃圾是什么分类,这可把上海人都“逼疯了”。之前网上讨论的最凶的是什么,小龙虾是什么垃圾、粽子叶是什么垃圾等等,不过网上给出的很多答案都是错误的,而且现在也得到了官方的说法。粽子叶是干垃圾,小龙虾是湿垃圾。
分类后的干垃圾焚烧,有效减少二次污染
据介绍,现在上海垃圾分类处理之后,干垃圾将会通过焚烧方式被无害化处理,每吨垃圾发电500度左右,这些电就会输入电网,成为人们的生活用电。焚烧之后产生的炉渣,会作为道路路基材料回收利用。既能够避免二次污染,产生大量二噁英污染物,而且可以废物利用,更加环保。
湿垃圾则是通过分拣、粉碎、提油等步骤,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再次进行二次利用。
可回收物将会回收,制作新的物品,比如玻璃、塑料和金属制品。
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切实应该做的事情,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那么保护环境就从垃圾分类开始吧。
每个城市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垃圾分类的政策
上海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表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根据当地人民的生活特点、当地经济情况等因素来进行更详细的垃圾分类规则,不应该是全国都和上海一样是这些分类标准和方法,只要大的原则不变即可。
垃圾可小可大,垃圾分类的意义不在于折腾民众,而是要让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现在的法规对垃圾分类不妥当的个人和单位罚款,也不是为了单纯的罚款,而是为了教育和宣传,任何人类素质和精神层面的进步,都是利用法律法规处罚出来的,这一点可以参考欧美和日本。
实际上,对于很多被处罚的商家和个人来说,执法者与他们之间矛盾,也是垃圾分类普及下去的阻碍和挑战。
上海市强制执行垃圾分类第一日上午就开出罚单
垃圾分类的处罚不是为了罚款
垃圾分类的处罚,并不是为了罚款和执法部门的创收,而是为了能够让老百姓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起到教育和宣传的作用。
垃圾厢房也有开放时间限制
在7月1日,垃圾除了要分类丢弃之外,还需要分时间点来丢弃。大部分的区域规定时间早上7:00-9:00和晚上7:00-9:00两个时间段厢房会开放,老百姓可以丢垃圾,当然也有不同的时间段。垃圾车也会进行分类的垃圾回收运输。另外,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丢垃圾,还可以获得获得绿色积分账户,这个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生活用品。
不过在执行初期,及时非扔垃圾的时段,实际上也可以让老百姓扔垃圾,后续会慢慢的加强规范管理。
相关阅读:《垃圾不分类罚50000元 手机电脑属于什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