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摄影水平在刚起步的时候往往会受限于技巧层面的内容,比如磨皮液化调色的方法,或者景深和快慢门的控制,躁点的控制,等等。这方面其实很好提升,花花功夫,再加上自己本身的兴趣,学起来很快。但再往后审美层面的困境就没办法快速提升了。
“山寨”
在和很多摄影师交流之后,同时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我发现“山寨”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拿我自身来举例子,讲解一下这个方法。
1.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偶像(最好是业内公认的大师)
关于如何挑选偶像,唯一要求:自己最喜欢的。 因为最喜欢才最有动力,比如说我,我喜欢很多摄影师,很多的摄影作品,种类也特别多,黑白的,彩色的,人物,动物,风景。但当我看到滨田英明那组拍摄家人的照片的时候,我知道,就是他了,心里有一个声音冒出来“我想要拍出这样感觉的照片。”
2.在拥有了一个偶像之后,“山寨”他
有了目标就会带来动力,山寨的时候多多思考,总结照片里的共同点,比如色调,内容,构图,景深等等。把所有能考虑的因素都考虑进来,你的目标就是越像越好
同样,拿滨田英明的照片为例,首先它的色彩就很有特点,很清新明亮,很“通透”,画面的亮部没有色偏,中间调整体偏向绿。然后是构图,横平竖直,非常注重画面层次及区域的划分。然后是内容,孩子动作与神情捕捉的很自然,画面内各个元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很舒服。
山寨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调色上差异,拿着他的照片对照着调,为此费了不知多少功夫,了解到了什么是曲线,什么是可选颜色,什么是色相饱和度,色彩的原理,后来发现就是不够舒服,接着开始思考前期的光线与构图,了解到了各种光线,总结了各种构图的手段,画面元素的布局,基本上在不断的拍和不断的比较的过程中,该会的,都会了。
总结一下,就两点,找一个山寨的目标,然后山寨他。因为我发现进步迅速的摄影师往往目标明确,有一个很喜欢的摄影大师,或一类很喜欢的风格,懂得思考和模仿。
当然,在山寨到一定阶段之后(一直在模仿,很难有超越)就可以开始个人风格的寻找和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