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是块风水宝地,它位于大别山西端与桐柏山严密相连,假如把蜿蜒千里的大别山和桐柏山比喻成两条巨龙的话,那么鸡公山就是这两条巨龙口中灿烂的宝珠,“二龙戏珠”自古就是中国意味不祥的神话,希望鸡公山之旅给你带来不祥、带来万福。鸡公山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佳誉,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文字记载,其后众多名人骚客、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也来山玩耍,文人们留下了大量的赞誉诗篇。上世纪初,平汉铁路通车以后,洋人蜂拥而至,二、三十年代到达鼎盛,经过百余年的开展,现已成为供人们旅游度假的景色区。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度级重点景色名胜区,成为集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兼有疗养、避暑、旅游、观光、科研、实习、自然生态维护价值的山岳型景色名胜。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度级自然维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现成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为了更好地维护、应用和开发景区资源,加快鸡公山各项事业的开展,2001年鸡公山管理区成立,使原来景区面积的27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287平方公里,对整个景区及周边维护地带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旅游资源统一应用。鸡公山管理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欢送各界朋友来山投资,共建旅游大业。今后,鸡公山人将以“国内著名、世界知名”为目的,把鸡公山开展成为全国一流的观光休闲、商务会议、科研调查、培训学习、避暑疗养的胜地。
鸡公山有独具特征的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鸡公山海拔并不是很高,只要七、八百米,但天文位置共同,两边峡谷深平,常年风生风息,鸡公山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响,特别适合疗养避暑,对某些疾病如肺病、脚气病、心脏病、气管炎、高血压都有特殊疗效。再者有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微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要素构成漂亮的自然景色区,鸡公山常年又被云雾所覆盖,被誉为“云中公园”。鸡公山盛夏无暑,气候凉快,夏季均匀气温仅有23℃,同信阳市和“火炉”武汉温差竟然到达4—7℃,“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可谓“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游客朋友,即便在酷热夏季你也得准备好春秋装哟,不只如此,鸡公山的奇峰怪石绰约多姿,嶙峋耸峙,造化精灵,房在石上建,树在石旁生,草在石中长,花在石边开,泉在石下流,皆具怪、巧、奇、美的特性,与其它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鸡公山四季风光,变幻动人,春夏秋冬,时移景异,神奇莫测。鸡公山东沟瀑布群是以水景为主体的景色长廊,全长约二十里,姿色天成,野趣极浓,乘坐空中索道可前往。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宏伟秀丽的风光和特定的天文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添加了许多美丽的颜色,也给鸡公山蒙上神秘面纱。
鸡公山不但南北文化融合非常明显,而且更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内涵。早在上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三个国度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姿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就势,交相辉映,俨然是“万国建筑博览会”。在全国山岳型景色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鸡公山是南北方的分界限,还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掩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自然植物园”和“自然中草药园”。当年李时珍近在咫尺来鸡公山采药,为《本草纲目》添加了丰厚的内容。上世纪初,英美植物学家也曾在鸡公山研讨培育植物,这里是生物工作者理想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是自然的绿色基因宝库。
鸡公山是独一由外国人发现并开发的避暑胜地。鸡公山真正得到开发的历史始于1902年,美籍传教士李立生的造访,揭开了鸡公山百年开发的历史。“十里风飘九国旗”,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有23个国度的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的军阀、官僚在鸡公山建造的避暑别墅,据1936年《鸡公山指南》记载,总量不下500栋,1935年常居外国人口达2201人,可谓盛况绝后。鸡公山因而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并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鸡公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从洋务运动到军阀混战,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中国严重的事情都能在鸡公山找到历史痕记。教会树立美文学校、韩安、波尔登创始铁路林场、冯玉祥兵工造林、靳云鄂颐庐争气、吴佩乎流落鸡公山、萧耀南召开“鸡公山会议”、北伐军鸡公山奏凯、陈赓红旗插上鸡公山、红军抓洋人反“清剿”、张学良东北中学-鸡公山、四野南下工作团驻训鸡公山等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抗战期间,韩复榘葬于鸡公山、田汉探望抗敌青年军团艺术大队、蒋介石召开“中原会议”指挥武汉捍卫战。
鸡公山文化内涵丰厚,各有所长。首先鸡文化。在鸡公山,民间有着拜鸡的传统,刘景向《鸡公山竹枝词》中说:“游人探得青峰寺”,青峰寺小如炉灶,即为拜鸡的场所。鸡者,吉也;公者,尊也;山者,寿也,所以,来到鸡公山,福禄寿俱全!其次是建筑文化。2006年,鸡公山近现代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这些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鸡公山的文化符号,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第三是抗战文化。鸡公山诸多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抗战文化。在庆贺建国60周年发布的百首爱国歌曲中,有一首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曾作为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为大家所熟知。大家所不晓得的是,这首歌的曲作者阎述诗是鸡公山东北中学的教师。据东中学生、原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剑白回想,这首歌“是上鸡公山以后才唱起来的”。第四是文化。历史上,鸡公山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教并存。能够毫不夸大地说,鸡公山是基督教名山。鸡公山上有单独的教会区,有大小两座教堂,四所教会学校,有教会区组织北沟协会,有20多个基督教分支。第五是茶文化。鸡公山有着深沉的茶文化背景,如“唐宋遗株”、“口唇茶的传说”、“古茶道”,以及大、中、小茶沟等地名。
此外还有寻根文化、分界文化都是展开文化旅游的沃土。
鸡公山气候宜人。鸡公山是冷暖空气交绥区,两侧峡谷深平,易于通风,似两条通风走廊,一年四季,时有风生风息,故有“无日不风”之说,特别是夏季,清风送爽,驱热消炎。由于鸡公山处于南北动植物过渡带,山上植被丰茂,掩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200多种。由于受地形、植被、风、雨的穿插影响,鸡公山构成了本人共同的小气候,其气候特性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快宜人,均匀气温23.7℃,最高气温32℃。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佳誉。鸡公山虽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响,特别适合疗养避暑。
鸡公山风光秀丽。“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是鸡公山共同的八大自然景观。除此之外,早在二十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23个国度的传教士、外商和中-阀、官僚,兴建了不下500栋避暑别墅,在万绿从中、秀峰之间,散布着数以百计作风殊异的别墅,依山就势,可谓建筑奇迹,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加上名人遗址、摩岩石刻、反动留念地、神话传说等,鸡公山自然、人文景观有机融为一体,常使游客恋恋不舍。鸡者,凤也。历经百年历史沧桑的鸡公山,犹如一只美丽而高尚的金凤凰,历经磨练,正浴火重生!